传统膏药的制作工艺
浏览量: 发布时间:2022-05-01
传统膏药的制作工艺?
传统膏药在制作时有一句歌诀,一丹二油,膏药呈稠,三上三下,熬枯去渣,滴水成珠,离火下丹,丹熟造化,冷水地下,其形黑似漆,热则软,凉则硬,贴之即粘,拔之即起,这首歌诀是熬膏药的方法。

熬膏药应掌握的技术要领:
1。炸药勿太过或不及,如不及则功效难求,太过则影响膏药黏度。
2。下丹注意掌握火候和剂量大小,温度低影响丹油化合,其色不泽。大火易燃,丹量小则膏嫩,易流失起不到固定作用。丹量大 则膏老,质脆而不粘,贴敷易脱落。
3。祖曰:膏药之黑功在熬,亮之功在搅,下丹后要不停的搅,并↓用扇子或风扇煽动,尽量使油丹化合时产生的气体跑掉,则膏药光亮,粘腻。
传统黑膏药的制作工艺
1.药料的提取(熬枯去渣):取植物油置锅中,微热后将药料投入,加热并不断搅拌,直至药料炸至表面深褐色内部焦黄为度。此时温度可达220度,炸好后可用铁丝筛捞去药渣,去渣后的油为药油。
2.炼油(滴水成珠):取上述药油继续熬炼,待油温度◢上升到320度,改用中火。炼油的火候:一是看温度计,达到规定ζ温度;二是看油烟,开始为浅青色,渐为黑ω 而浓,进而为白色浓烟,无风时白烟直上;三是看油花:沸腾开始时,油花多在锅壁周边附近,当油花向锅中央聚集时为度;四是看滴水成珠:取少许药油滴于水中,不散开成珠状为度。
3.下丹成膏:药油炼成后,离火下丹,一般500克油可加250克左右丹,黄丹在下前先干燥并过100目筛。少量加丹,边加边搅动,一定要向同方向搅拌。搅∞成粘稠的膏体,膏□ 药不粘手,拉丝不断为好,过硬则老,过粘则嫩。
4.去火毒:膏药制成后放入◆冷水,浸泡,每一日换一次水,七日后膏成。
5.取膏药团置于容器中,在水浴或文火上熔化,将细料兑入,搅匀,用竹签取一定量的膏药在牛皮纸或膏药布上即可,麝香等特别贵重的药可最后撒上。
无铅无丹膏药的渗透主要靠膏药的促进渗透剂如麝香、冰片、氮酮等,无铅无丹膏制作方便,环境卫生,较易为患者接受。
想要了解更多关于膏药制作的可以联系我15166412728(同微信)。